【乡村振兴】宾川县坚持绿色导向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

近年来,宾川县深入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为重点,统筹推进农业资源利用集约化、农业投入品减量化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、农业产业链低碳循环化、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修复、健全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六大工程,绿色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。

着力调整种植业结构,推广生态化种植模式


在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的基础上,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,推进蔬菜、水果、烤烟等作物绿色发展,推广生态种植模式,全县绿色食品认证面积1.45万亩、有机食品认证面积3.63万亩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1.37万亩,绿色、有机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数量达40个,全县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16241个批次,合格率99.77%;建成高标准农田34.68万亩,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4.7万亩,水肥一体化面积21.8万亩,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64个、示范面积13.16万亩、辐射带动56.03万亩,积极推动宾川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绿色转型发展。

落实“双减”长效机制,实现农业投入品减量目标


深入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化行动,通过发展绿色种植、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、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,2022年化肥使用量24260吨,较上年减少751吨,化肥使用量减少3%,化肥使用量保持负增长,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40%;通过示范推广保健栽培、系统防治、理化诱控、生态调控、生物防控和精准施药等农药减量技术措施,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,2022年农药使用量为1208.69吨,较上年减少42.79吨,农药减量3.42%,农药使用量保持负增长,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达40%。

实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,构建绿色低碳产业链


按照“源头减量、过程控制、末端利用”的原则,重点推广“粪便垫料回用”“污水肥料化利用”“粪污专业化能源利用”等多种模式,逐步实现畜牧业转型升级和农业绿色发展,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从2017年的67.94%提高到2022年的89.59%,规模场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%;不断提高农户对地膜国家标准和农膜农田污染的认识,设置回收网点283个,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6.14%;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还田20万亩,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.7%。

贯彻长江“十年禁渔”,保护生态环境


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“十年禁渔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持续巩固“四清四无”成果,禁止网箱、肥水养殖,开展天然水域渔业增殖放流。在全县张贴禁捕通告1000份、发放禁渔宣传资料5000余份,设置长江禁渔大型户外宣传广告11块、永久性宣传标语2条,发放《长江“十年禁渔”告知书》、签订《长江“十年禁渔”承诺书》各350份;销毁“绝户网”300米,查处电鱼案1起,查处使用销售“绝户网”案1起,长江“十年禁渔”取得阶段性成效。

开展人居环境整治,扮靓美丽乡村


开展人居环境整治,扮靓美丽乡村。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5座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、6座污水处理站运行正常,镇区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覆盖率66.67%;6个乡镇建设了垃圾中转站,3个乡镇自建终端处置设施进行处置持续推进“厕所革命”,2022年新建36座公厕、改建1989座户厕;1个精品示范村、10个美丽村庄通过认定;申报省级绿美乡镇1个、省级绿美村庄2个、州级绿美村庄75个,全部通过省级评审。

图文/王翠花  安建雄

编辑/李丹

责编/李丹

审核/朱晓天

终审/杨凤云  吴洪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