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慢性病防治】慢性病管理已成为医护人员必要的知识储备!

慢性病管理知识已经成为各级医院医护人员必要的知识储备,随着老龄化的加剧,护士职场的机遇与转型也需要与社会阿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体系。

图片

人口老龄化需要慢病管理

人口老龄化与认知症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,我国6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口达到2.64亿,占总人口的18.7%,与2010年相比上升了5.44个百分点,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。据研究数据称我国老年群体的认知症患病率是6%,中国老龄协会据此推算,我国认知症老人在2030年将达到2220万,2050年将达到2898万。

有研究发现,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老年发病人数不断增加,如何做好老年慢性疾病的管理工作成为了今后公共卫生事务的重点。慢病管理(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,CDM)是指组织慢病专业医生、药师及护理人员,为慢病患者提供全面、连续、主动的管理,以达到促进健康、延缓慢病进程、减少并发症、降低伤残率、延长寿命、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医药费用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。

护士需要慢病管理知识

慢病管理的关键是减缓疾病的发展速度,阻止或减缓并发症的发生,让老年人在患有慢性病的情况下,通过药物、饮食、运动等控制疾病的进展,能够高质量的生活。


慢病管理的概念已经提出很多年,在我国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下,护理工作者已经成慢病管理的主力军,无论是社区护士,还是医院中慢性病科、老年科、健康管理科、慢病管理科等,掌握慢病管理知识的护士一定会大放异彩!

护士要在工作中抓住机遇

众所周知,护理工作者是医疗工作的中流砥柱,倒夜班、加班是家常便饭,然而稍微年龄大点的护士对于这些都怨声载道,但对于护理工作的这一特有属性,只要在一线就得按照排班执行。

护士如果在工作之余多提升综合能力,如学习慢病管理知识,就有机会到医院慢病管理科、健康管理科等没有夜班的科室,或者从事社区慢病管理的工作。随着长期护理保险的普及,将来社会中的护理中心也会让有这方面能力的护士发挥作用。


来源:护理人 微信公众号

编辑:安建雄

审核:朱晓天

终审:杨凤云 吴洪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