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“尼萨”到“仁和”:两把火照亮一个真理——民族团结才是真幸福
7月的宾川大地,炽热的火把点燃了夏夜的激情。在金牛镇尼萨村和仁和村,彝族、傈僳族、白族、汉族等各族群众欢聚一堂,载歌载舞共庆火把节。熊熊燃烧的火焰,不仅照亮了千年传承的文化根脉,更映照出宾川人民团结奋进、幸福美满的新生活。
尼萨村是宾川县易地扶贫搬迁的生动缩影。2018年,98户傈僳族和彝族群众走出深山,在“幸福村”(尼萨,傈僳语意为“幸福”)开启新生活。虽然居住环境变了,但火把节的习俗依然被完整保留,并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纽带。
今年的火把节以“傈僳、汉彝一家亲,火舞欢歌庆佳节”为主题,既有传统的祭山神仪式,祈求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,也有普法宣传、农特产品展销等现代活动。牛井、越析、纳溪等村(社区)的文艺队带来了彝族打跳、白族舞蹈等精彩节目,返乡大学生登台献艺,老中青少四代同庆,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。
夜幕降临,民族团结广场上的篝火熊熊燃起,近2000名各族群众手拉手,围着火堆跳起欢快的舞蹈。
“我们搬到这里,依然热爱自己的文化,今天准备了彝族打跳和广场舞,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。”
与此同时,仁和村的火把节同样热闹非凡。傍晚时分,伴随着《七月火把节》的旋律,彝族同胞点燃了象征吉祥的主火堆,烈焰升腾,欢呼声此起彼伏。文艺队的《我爱你中国》舞出了家国情怀,中国农业大学驻村研究生的歌声传递着对乡村振兴的美好祝愿。
最让人感动的是自所营村的“洋芋长街宴”。妇女们忙着淘洗、削土豆,男人们搭灶掌勺,全村人齐心协力准备盛宴。《祝酒歌》响彻夜空,大家举杯共庆,诠释了“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”的团结精神。
宾川的火把节,不仅是彝族、傈僳族的传统节日,更成为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盛宴。它承载着祛秽纳吉、祈福未来的美好寓意,也见证了宾川各民族间的友谊和乡村振兴的奋斗历程。
“第一次上台表演,既紧张又自豪,我们的文化在新时代依然充满活力。”
火把年年燃,幸福节节高。在宾川,这把团结之火、希望之火,必将越烧越旺,照亮各族群众携手前行的幸福之路。
图文/沈洪斌 李雪
杨秀春 张慧仙
编辑 责编/王翠芳
审核/安建雄
终审/杨凤云 张进
网友评论文明上网,理性发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