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乡村振兴】沙家营:示范种植!促产业转型助农民增收


产业兴则乡村兴,产业富则农民富。宾川县金牛镇罗官村委会沙家营村党支部紧扣现代农业发展目标,通过示范种植,引领村民走实以标准化生产推动葡萄产业转型升级路子,在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过程中,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


“我家种得6亩葡萄,原来耪的是单蓠架,自2016年起改成单幅连棚以后,产量也高,效益也好。当时改架时还担心产量低,收入难保障,但改过来以后产量也高,品质也好。”沙家营北组村民徐正仙当初也不敢想象老园改造后能增产增收。

罗官村委会沙家营村北组位于金牛镇北部,有87户、361人,有耕地490亩。全村种植葡萄340亩,种植粮食、葱蒜150亩。2016年来,村党支部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、金牛镇农业组的指导下,引导群众走葡萄标准化生产路子,先后对170余亩葡萄老园进行了标准化改造,并新建标准葡萄园90余亩,在标准园全面推广“葡萄单幅连棚降密提质促早熟栽培技术”,通过调整架式、改良土壤、水肥一体化管理、病虫害综合防治,有效提升了葡萄的品质和生产效益。

全村标准园葡萄亩均产值突破3万元,较传统种植亩均产值2万元增收1万多元。2019年至2021年全村葡萄收入连续3年突破1000万元。沙家营村北组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运用,还带动了沙家营南组、张家田村改造和发展标准园葡萄400余亩。

沙家营村党支部书记、北组组长

张跃祥


以前按常规种植就是每亩收入2万元左右。实行标准化种植后,在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下,葡萄品质得到了大幅提升。今年,亩均产量在8000市斤左右,按均价5元多1市斤来计算,亩均收入在4万元以上,我相当高兴了!

为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产业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,村党支部书记张跃祥从自身做起,做给群众看,带着群众干。2020年,他在从沙家营南组猫猫山转包来的200亩山坡地上,连片种植了150亩红提葡萄、50亩阳光玫瑰葡萄,葡萄连续2年实现丰产丰收,2021年10月张跃祥的葡萄园被评为县级示范家庭农场。2021年他的红提葡萄均价卖到5.5元1市斤,亩均产值达到4万元;2022年,红提葡萄开园每市斤就卖到7.2元,预计亩均产值可突破5万元。张跃祥的200亩葡萄园和罗官三组李彬在猫猫山承包地种植的60亩阳光玫瑰葡萄园,2021年被宾川县农业农村局、金牛镇人民政府列为宾川县“一县一业”示范创建“一村一品”葡萄专业村示范基地。

四川客商 欧艳丽


我们到宾川收红提已经10多年了。张跃祥种的葡萄质量相当好,从串型、颗粒、硬度在葡萄中都算是极品,我们拉回去不仅在四川销售,还拉到北京、武汉等地销售。能耪出这样的葡萄,农民还是非常用心的,这种高品质的葡萄只能在宾川才耪得出来!

图文/沈洪斌

编辑/王静红

责编/李丹

审核/朱晓天

终审/杨凤云 吴洪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