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聚焦“两会”】数说这五年,宾川答卷!


一起走过的五年
数据是最亮眼成绩单
坚持发展为要增动力,综合实力明显增强
预计旅游社会总收入由43.8亿元增加到63亿元、年均递增7.5%,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达54户,农产品上行销售额累计达3.45亿元,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9.37亿元增加到42.59亿元、年均递增7.7%。
坚持尽锐出战齐攻坚,脱贫攻坚全面胜利
紧盯“两不愁三保障”,累计投入资金18.6亿元实施教育、医疗、住房、饮水等扶贫项目1823个,建成易地扶贫搬迁点24个,920户3586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摆脱了“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”的困境。因地制宜探索“党支部+”产业扶贫模式,932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利益联结全覆盖。3个贫困乡镇、5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,10487户37374人全部脱贫退出,2018年成为全省首批脱贫摘帽县之一,提前1年消除绝对贫困。
坚持项目建设破瓶颈,发展基础不断夯实
预计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亿元、年均递增10%,争取到中央和省下达项目资金6.81亿元、政府债劵资金25.61亿元。全县太阳能光伏总装机规模达29万千瓦。天然气利用工程(一期)通气运行,铺设燃气管道95公里。新建加油站5座,全县加油站达30座,成品油供应网络逐步完善。实现行政村、旅游景点等重点区域4G网络、光纤全覆盖,建成5G基站125个。
坚持建管并重提品质,城乡面貌焕然一新
投资15.2亿元的44个“美丽县城”项目完成投资6.49亿元。投资54.56亿元的惠丰·公园逸品、越析鑫园等15个房地产项目完成投资41.68亿元。县城区机械化清扫率从65%提升至80%,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,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。实施农村危房改造5980户、抗震安居工程2300户、城镇棚户区改造5855户、4个华侨社区危房改造158户、老旧小区改造75个,群众居住品质大幅提升。完成营造林12.9万亩,森林蓄积量达729.8万立方米,森林覆盖率达56.39%,城乡生态环境显著提升。县城建成区面积6.5平方公里,城镇化率31.25%,县城绿地率38.66%,创建为国家园林县城。
坚持改革创新扩开放,发展活力有效激发
五年累计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05个,引进州外到位资金271.68亿元、年均递增4.2%。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企业57户,创建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安全示范区和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,出口基地备案面积28.48万亩,农副产品出口额累计达26.86亿元。
坚持倾心尽力强保障,民生福祉持续改善
预计城镇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29093元、12800元增加到42200元、20108元,年均分别递增7.7%、9.5%。完成县社会福利中心、5个乡镇敬老院、7个村级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。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3606人次,城镇新增就业15187人次。投入疫情防控资金7965万元,建立县乡村组户五级网格化管理体系,排查管控涉疫重点人员3223人,完成疫苗接种72.29万剂次,派出531名民兵、医务人员、公安民警支援边境疫情防控。
坚持民主法治促和谐,社会治理成效显著
办理州县人大代表建议671件、政协委员提案616件,办结率、满意率均达100%,政府效能不断提升。
奋进2021
数说这一年
2021年的成绩单
6亿
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%,超县人代会目标1个百分点,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%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6亿元大关。
90亿
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、增长50%,超州下达年度目标任务33个百分点,为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提供了强有力支撑,体现了宾川担当。
32.66万亩+6.1亿+512个
11个农产品、共1.15万亩通过绿色食品认证。云福公司被认定为第七批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。特色优质水果面积达32.66万亩、产量77.15万吨、产值70.6亿元。完成外贸出口总额6.1亿元、同比增长15%。全年接待游客512万人次,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58.61亿元。
12500个
取缔青年路、金园路等4条道路占道经营摊点600余个,县城区公厕实现“三无三有”,启动越析广场智慧停车场项目建设,县城区停车位达12500个。
38万千瓦+1500辆
投资19.1亿元总装机38万千瓦的岩淜、老务坪、龙口、前所4个“保供给促投资”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启动建设,占全州光伏项目指标的43%。新建新能源充电桩410个,推广新能源汽车42辆,投放共享单车1500辆。
5.48亿
发放养老保险、生活救助、优抚补助等基本民生保障资金5.48亿元。南薰桥、红军长征过宾川旧址等8个文物保护单位入选省级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,认定县级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28项。
今后五年主要的工作目标
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州全省平均水平,力争全县生产总值年均递增8.5%以上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递增5%以上,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12%以上。
01
全力以赴打好工业攻坚战
到2026年,力争实现高原特色食品加工冷链物流业产值达96亿元。
力争实现电商和外贸收入总额达22亿元。到2026年,力争实现绿色建材产业产值60亿元。到2026年,力争实现绿色能源产值36亿元。
02
全力以赴建设世界一流水果之乡
建设1个十万亩葡萄走廊和5个万亩、20个千亩、100个百亩特色农产品基地。到2026年,早熟鲜食葡萄、晚熟柑桔等特色水果种植规模达42万亩,力争实现农业总产值222亿元,基本建成世界一流水果之乡。到2026年,力争打造云南省“十大名果”4个,新增“三品一标”农产品认证30个。到2026年,实现年供水能力达3.2亿立方米。
03
全力以赴建设文化旅游目的地
力争2023年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。到2026年,力争接待游客725万人次,旅游社会总收入达152亿元。
04
全力以赴衔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
实施1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、11个精品示范村、81个美丽村庄建设,实施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,力争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。
分年度实施计划投资261.71亿元的185个城市更新项目。
05
全力以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
深入开展“绿色国土、绿色开发、绿色农业、绿色食品、绿色出行、绿色能源、绿色金融”七大行动。
到2026年,森林覆盖率提升到58%以上,湿地保护率达55%以上。
06
全力以赴保障和改善民生
深入实施教育质量提升、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、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、学校标准化建设、全民健身5大工程,全力推进教育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深入开展爱国卫生“7个专项行动”,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。
2022年工作
“清单”
目标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.5%以上,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%以上,规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%以上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%以上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%以上,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3%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%以上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%以上。
01
聚焦产业集聚,推进工业振兴发展
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.5亿元。开展精准产业链招商,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8个以上,引进州外到位资金增长5%以上,新增落户登记企业12户以上。
02
聚焦质效提升,做优做强现代农业
取实施高标准农田7.84万亩。
培育州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3户以上,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家级示范社1户以上、省级示范社2户以上、州级示范社4户以上。
03
聚焦第三产业,充分挖掘内需潜力
抓实54项景观质量提升工作,实施15个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。全县接待游客增长7.4%以上,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66.15亿元。力争完成对外贸易出口额6.76亿元以上。实现农产品上行销售额2.4亿元以上。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8户以上。
04
聚焦投资增长,筑牢跨越发展基础
年内完成投资72.14亿元。启动大攀高速宾川段、大丽攀铁路宾川段和10万亩土地整治项目建设。
05
聚焦服务企业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
落实企业开办时间1个工作日办结要求,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痛点、难点、堵点问题。
06
聚焦乡村振兴,激发农村发展活力
认真谋划49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。完成萂村、寺前村等5个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项目。
07
聚焦品质提升,促进城乡协调发展
完成2021年度13个城镇老旧小区、500户城镇棚户区改造任务。启动2022年350户农房抗震加固项目。完成南苑路、文化路、青年路3条市政道路“五网入地”建设。完成营造林2万亩、义务植树90万株。
08
聚焦共建共享,满足美好生活期盼
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,转移农村劳动力25000人次,新增城镇就业3320人次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.2%以内。全面完成10个乡镇级农村公益性公墓项目建设。
撰文/吴洪彪
编辑/吴洪彪 蔡娟(实习)
责编/李丹
审核/杨宏毅
终审/杨凤云 吴洪彪
网友评论文明上网,理性发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