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新型城镇化·宾川新答卷】宾川:焕新老城蝶变 绘就民生幸福图景
宾川县始终以民生需求为导向,城市提质为目标,自城镇棚户区改造工作启动以来,以宾川县中心一号所在的老县政府片区为突破口,推动老城区实现从“旧貌”到“新颜”的华丽转变。
清晨,在宾川中心一号的榕树广场,一群居民大妈们正在大榕树下翩翩起舞,年轻的妈妈坐在长椅上看着孩子玩耍,脸上洋溢着惬意的笑容。这个位于宾川县金牛镇中心街1号的城市综合体项目,如今已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,无论是清晨的锻炼、午后的休憩,还是傍晚的纳凉,这里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与温馨的氛围。而在几年前,这里还是宾川县的老旧棚户区,作为宾川县重点棚户区改造核心项目,宾川县中心一号(老政府片区一期)的落地,成为老城区焕新的关键一笔。
“老政府片区一期项目于2018年启动实施,采用‘政府引导征收、市场化开发建设’的模式,整合64亩建设用地,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,总投资6亿元。该项目不仅是一项居住环境提升工程,更以‘商住融合、生态优先’的发展理念,致力于打造集居住、商业、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片区。”
建成后的宾川中心一号不仅是一个生活升级住宅区,更是一个功能完善、自成一体的城市综合体,已成为宾川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,从棚户区到城市综合体,见证了一座老县城的华丽转身。
“现在老县城已经改造好了,特别是宾川中心一号,改造完成后就有一种大城市的感觉。以前老县城的老政府、老街道,也只能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了。”
宾川县中心一号项目一期包括商铺、大型综合体和住宅带电梯的底商建筑。社区规划采取商业组团与居住组团有机结合又各自独立的模式,两个组团互不干扰。引入中东海藻、蓝花楹等绿植,保留老政府大院古榕树并建成开放式广场,绿化率达34.45%,“街在树下,人在绿中”的环境让居民推窗见绿;同时规划双首层商业街区,配套喷泉景观、墙体涂鸦等设施,让老城区既添“烟火气”,又增“文艺范”。完善的配套设施让居民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城市生活的便利与乐趣,极大地提升了居民居住的舒适度和幸福感。
县城居民张艳丽:“我们在这小区里,生活的环境也很好,出门就有医院、银行和商场,生活非常方便。住在这里很舒心,小区环境好,每天清晨有专人打扫、修剪花草,让人心情愉悦,感觉特别幸福。"
“宾川县这几年改造得很好,中心一号区域变得非常热闹。晚上有夜市,白天可以逛街,早上老年人来跳舞,下午也充满欢乐,氛围很好。这里人气旺盛,生活非常幸福。”
从老旧棚户区到现代城市综合体,宾川中心一号的变迁,正是宾川县城发展的一个缩影,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,更提升了整个县城的城市品位。
据了解,自城镇棚户区改造工作启动以来,宾川县累计争取各类资金114496.357万元,超额完成8525户改造计划,实际惠及8584户家庭,成功打造多个特色片区,形成“一片一特色”的改造格局。
宾川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熊辉:“全县因地制宜,成功打造了以修旧如旧为特色的古镇保护州城镇片区;以体现浓郁侨乡文化为依托的柳家湾片区;以配套基础设施、整治脏乱差为重点的大辛村片区;以征地拆迁完善市政基础设施为重点的大黑树片区;老县城片区则主攻老旧小区改造。让不同区域的棚改项目既贴合实际需求,又保留城市记忆,让居民‘在家门口享便利,在新环境过好日子’。”
从居住条件改善到生活品质提升,宾川县棚改工作已成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引擎,既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,更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。从低矮破旧的棚户区到功能完善的新社区,从脏乱差的老旧街区到生态宜居的新商圈,宾川县用实实在在的改造成效,为居民绘就了一幅“住有所居、居有所乐”的幸福图景。
图文/王静红 张玲 杨绍娟
编辑 责编/李蓉
审核/朱晓天
终审/杨凤云 张进
网友评论文明上网,理性发言